近年来,随着房地产的清理力度不断加大,投资客的比例正逐步降低,刚需的比例逐步扩大。 刚需买房,特别是那些首套房且没有任何贷款记录的购房者应该被予以照顾,而在之前,的确是这样操作的,各地银行通常都有8折或者85折的贷款优惠,但近半年来,刚需买房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。换句话说,现在买房不仅在房价上要吃亏,更得在月供上吃亏。 银行层面的理由好像也很充分,我吸收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,你不能让我贴息给你贷款吧,哪有银行家是这么放贷的?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,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金被挡在国内了。这个其实也没办法,不挡住更麻烦,但是挡在国内就得给点甜头啊,甜头哪里来,最明显的是债市收益越来越高,大家买了房子,存款不够,即使有点结余的也都买了理财产品,银行只能找些理财产品借钱,现在普遍在4%左右,这些钱很多银行争,所以收益越来越高,但这点钱还不够,银行还得找央行借,央行给的钱也不便宜,最后就找同行借,同行借的成本更高了。一来二去,银行的整体吸储成本就高了,首套房还给优惠,银行也不想当冤大头,什么为了楼市都是假的,其实都是银行基于自身利润考虑的。 你要说银行不愿意给购房者放贷,那就是扯淡了,这段时间以来,不少热门城市的购房者通过抵押房子获得银行贷款,这些钱最终流向了哪里?我不说大家也能感受到,全都是外围的这些小城市,比如沧州、唐山、烟台等地。以抵押房产申请消费贷的名义,最终还是买成了房子。银行对这事心知肚明,但他们仍然愿意这么干,因为消费贷的利润更高,是4.9%的1.2—1.3倍。 有银行信贷口的就曾这样直言不讳:“现在给刚需放贷,是放多少亏多少,谁给他们贷款谁就是傻子”。 作为开发商,当然也是不待见刚需的。 我最近听到的一个故事,就明显让刚需着实尴尬的一回。事情是这样的,我的一个哥们打算在北京外围的某个县城买套房子,真真正正打算过双城生活的,兴冲冲地跑到售楼处,但在售的楼盘实在是少得可怜,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在排卡阶段的项目,但门槛高的实在有点吓人:验资200万,排卡需承诺二选一:买车位或签精装修合同。 且不谈200万的验资门槛,这一条就已经杀死了所有刚需,买车位和签精装修合同也都是要花十万至几十万的。本来首付就不多,还得额外掏这么多钱,还怎么买房呢? 开发商的底气也很足,原因很简单,现在是供应断层阶段,老房子卖完了,新房子上市还需要等待时间,而且不见得比现在的便宜。 对于刚需来说,这个楼市实在无解,都说楼市降温了,但落实到购房体验上,还是天壤之别。 中介对刚需到底是什么态度 中介对刚需倒不是排斥,只是没有多少刚需买房了。核心城市中,从未买房的刚需,现在买不起,那些换房的也算刚需,但他们现在基本上都不换了,一换就是要准备8成首付,太不划算。 没有交易,中介现在在干嘛呢,据我们了解,不少中介开始为新房导流,而且不是本地的新房项目,二是周边城市的新房项目,说是周边,其实都还不算近。笔者最近就接到不少中介的电话,推销的房子都变了,全都不在北京,而且他们知道你手里有房,直接开问你有没有兴趣再买一套。 这说明了什么, 现在行情太差,虽然成交量下来了,但市场没有明显松动,需求只是转移至外围更舒服的地方去了,这些地方房子不贵,还有利润空间。中介现在重心在这里了。 话又说回来,房地产现在面临新一轮悖论: 给刚需贷款的好处十分明显,这是一种长远考虑,他们一旦买房,就会成为楼市的定海神针,但从实际情况来看,刚需实际上是被抛弃的一群人,支付能力差,没有多少资产可抵押,利率又是死的,银行没啥积极性。 但刚需长期拿不到贷款,银行支持那些多套房的购房者,其结果必然导致房子越来越贵,而且速度越来越快,势必会招致新的调整大招,到时候楼市压力更大。要么不救,让它崩掉,要么救,让它上天,这两种结构都不是我们想要的,但很显然,现在各方都在朝着这个危险的方向走,特别是银行。 转载请注明出自别墅设计网:https://tuzhizhijia.com/ 千套别墅设计带别墅图片 |